会议 | 第一届土壤安全与健康大会召开
2025年10月23-25日,第一届土壤安全与健康大会在杭州召开。大会由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南方科技大学协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外100多家单位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大会开幕式于10月24日上午举行。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嘉陵、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党委书记兼主任余立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周树勋、浙江大学副校长陈刚、大会主席朱利中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上,陈刚代表浙江大学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土壤作为地球关键带的核心载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美丽中国建设,浙江大学在土壤环境资源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他期待通过本次大会的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土壤安全与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张嘉陵指出,土壤是生命之基,食物之源,健康的土壤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她回顾了我国“十四五”以来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并表示要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扎实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余立风提出,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建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土壤污染防治和健康管理机制,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健全法规标准和经济政策体系。 周树勋介绍了浙江省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他表示,面向“十五五”土壤污染防治新阶段,浙江将更加呼唤土壤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希望本次大会成为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和成果转化的催化器。朱利中指出,守护土壤安全与健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然我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了基本管控,但实现2035年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他希望通过本次大会搭建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政产学研各界的深度对话和协同创新,共同为推动我国土壤与安全健康事业贡献智慧,为全球土壤健康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处处长裴志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产品产地评价中心主任李晓华参加会议。本次大会以“土壤安全与健康”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智慧,明确发展方向,推动协同创新。刘丛强院士、王金南院士、朱利中院士、Jay Gan教授以及Wim de Vries教授应邀作大会报告。会议期间,设置了土壤环境过程识别与溯源、土壤污染治理与绿色修复、土壤风险防控与安全监管、污染成因与监测监管、绿色修复与综合防治、决策支撑与区域实践六个平行分会场进行专题研讨。各分会场的深入交流与讨论为推进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等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次大会通过深入交流土壤安全与健康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为明晰学科发展方向、推动产学研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会议成果将为促进土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